2025年7月9日上午,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“荣昶-博医”卓越医学生培养计划实践团一行37人,在医学院团委负责同志带领下,赴我院网络防沉迷基地(贵州省12355青少年服务台线下阵地)开展基层青少年健康服务专项调研活动。共青团贵州省委营地研学科科长姚茂疑、省12355服务台负责人任波、共青团清镇市委副书记高磊、副书记代前飞、贵州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曾练平及我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王苑、网络防沉迷基地(12355线下阵地)运营负责人孙婧涵共同参与调研。



本次调研活动以“东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协同发展”为核心主题。实践团师生首先集中观看了《清镇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》宣传片,并在运营负责人孙婧涵同志的讲解下,深入了解了“科技+心理”干预模式:运用情景模拟技术助力青少年认知网络依赖危害;通过烙画亲子课堂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家庭关系修复载体;借助编程教室与3D打印室激发创造力,帮助青少年建立现实成就感。随后,实践团成员亲身体验了VR技术干预网络成瘾的实践场景,对我院将传统文化、科创教育融入心理疏导的“非药物干预”创新模式给予高度评价。




在座谈交流环节,与会各方围绕东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差异展开深入研讨。省12355服务台负责人任波同志指出,基层面临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,期待与东部高校共建督导培训机制。我院经济管理系副主任王苑同志强调:“将持续开放实训资源,推动编程、3D打印等课程融入心理服务,助力青少年社会能力培育。”医学生代表就少数民族地区服务可及性、留守儿童长期随访等问题进行提问,我院基地运营负责人孙婧涵同志结合本地实践案例予以回应。最后,共青团清镇市委副书记高磊同志总结指出:“此次调研为东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协同开辟了新路径。我们将依托职教资源,强化12355线下阵地建设,尤其在网络成瘾防治、家庭支持体系构建等领域深化实践探索。”






本次调研是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“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”(2025-2027)行动部署的重要实践,有效促进了东西部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协作进程。我院将持续发挥平台优势,助力基层服务能力提升,为乡村振兴注入心理健康新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