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王昌辉
7月25日,中国—东盟共建共享“低碳扩绿校园”产业推荐会在贵阳举行。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王昌辉在致辞中呼吁:“以此次推荐会为契机,共绘绿色发展蓝图、共育低碳技术人才,让教育合作跨越山海,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职教力量。”
王昌辉介绍,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诸多实践。学院建成全省首个多能耦合校园绿能综合体,教学楼屋顶铺设光伏设备,每年可节电30%,同时搭建智慧能源平台,让百余名师生能够在“学中做、做中学”,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,不断探索能源利用的创新模式。在教育模式创新上,学院积极探索绿色课程体系建设,将低碳理念融入专业教学中,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,为低碳产业输送专业人才。
近年来,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贵州省国际交流合作示范校、贵州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单位、中国-东盟民族工艺研学基地等平台,以“技术协同、人才循环”深化区域绿色合作;与泰国帕纳空皇家理工大学共建“经世学堂”,推动大数据技术专业海外办学;引进德国双元制,落成中德智能制造赛训中心。他提出,学院期待在教育交流周平台,与东盟伙伴共研绿色技术、共育低碳人才,把平台优势转化为务实成果,持续推出“贵工职院方案”。
他表示,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秉持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的新发展理念,在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绿色学校创建行动,探索出“绿能体”“低碳校园规划”等特色经验;以“低碳扩绿校园”为主题搭建合作平台,既是对已有成果的总结推广,更是对深化产业协同、共享发展机遇的积极探索。
来源:贵州日报报刊社